說明:恁般讀

Chhiùng Wikipedia lòi

這位紹介客語白話字个讀寫方法。

客語白話字有台灣客語白話字摎汕頭客語白話字(中國客語白話字)兩種版本。汕頭客語白話字同台灣客語白話字有不同之處,既經停止使用。[1]台灣客語白話字今下還有基督徒在用,這兜个白話字建議用佢來寫。

客語白話字同通用拼音摎國際音標對照

客語白話字(Pha̍k-fa-sṳ) 客語通用拼音 國際音標(IPA) 大致對應華語注音符號
子音/輔音
p pak-kûng 伯公 b p
ph pha̍k-fa 白話 p
t tú-sṳ́ 肚笥 d t
th thai-ngìn 大人 t
k kâ-yèn 家園 g k
kh khiung-ha 共下 k
ch cho-tet 做得 z ts/tɕ[2] ㄗ/ㄐ[2]
chh chhâ-é 車-é c tsʰ/tɕʰ[2] ㄘ/ㄑ[2]
l lî-mà 鯉嫲 l l
m mí-kuet 美國 m m[3]
n nài-sâ 泥沙 n n
ng ngiù-ngiuk 牛肉 ng ŋ N/A[4]
s se-ngìn 細人 s s/ɕ[2] ㄙ/ㄒ[2]
f fî-kî 飛機 f f
v vùn-si 文字 v v/ʋ[5] N/A
h heu-sâng 後生 h x
?[6] zh N/A
?[6] ch tʃʰ N/A
?[6] sh ʃ N/A
?[6][7] rh ʒ N/A
半母音/半元音
y yá-têu 這兜 y j
母音/元音
a a a
i i i
u u u
e e ɛ
o o ɔ
ii ɨ N/A[8]
?[6][9]
er ɤ/ə[10]
聲調
â fôn 歡 á 35 ㄚˊ
à thèu 頭 11 ㄚˇ[11]
á hí 喜 à 51 ㄚˋ
a mien 面 a 55
a̍p sṳ̍t 食 ap 5 N/A
ap chuk 粥 a̱p 1 N/A
ā[6] ā 33 N/A

台灣版本同汕頭(大陸)版本白話字个區別

聲母个對應關係

  1. ny→ng:例:「源」(陸:nyen,台:ngien)
  2. sh→s:例:「上」(陸:shong,台:song)
  3. ts→ch:例:「做」(陸:tso,台:cho)
  4. tsh→chh:例:「在」(陸:tshai,台:chhai)
  5. kw→k:例:「光」(陸:kwong,台:kong)
  6. khw→kh:例:「曠」(陸:khwong,台:khong)

聲調對應關係

傳統調名 大陸客語 台灣客語 例(陸/台)
陰平 a â 有(yu / yû)
陰上 á
陰去 à a 又(yù / yu)
陰入 ak
陽平 â à 同(thûng / thùng)
陽上 á
陽入 a̍k

客語同閩南語白話字聲調个對照

傳統 陰平 陰上 陰去 陰入 陽平 陽上[12] 陽去 陽入
數字 1 2 3 4 5 6 7 8
客語白話字
(台灣版本)
â á a ak à á (å) a̍k
四縣調值 24 41 44 2 11 41 -- 4
海陸調值 42 14 33 4 44 14 11 2
Holo白話字 a á à ah â ā a̍h
優勢腔調值 44 53 21 32 24 33 4

註釋

漢字表記部份僅供參考
本段文字以漢字表記,使用許多非標準的字,僅供參考。
  1. 比較兩種客語聖經譯本底背ke語音差異—用汕頭客語聖經譯本ke現代客語聖經譯本底背ke約翰福音為例
  2. 2.0 2.1 2.2 2.3 2.4 2.5 當多漢語語言底肚个/tɕ, tɕʰ, ɕ/之音常來自古音系或老派音系/ts, tsʰ, s/或/k, kʰ, x/出現在前高元音/i, y/或介音/j/之前的條件變體,者就係所謂「顎化」現象。故所,設計羅馬字時常以同一套符號含括/tɕ, tɕʰ, ɕ/與/ts, tsʰ, s/兩組輔音。
  3. /m/个音佇客語底肚也可以不接元音,自己成為一個音節,此稱為「音節化輔音」。最好的例子即「不」。
  4. 迓个音佇華語底肚只當韻尾用,唔當作韻頭个輔音,故所冇對應个注音符號。
  5. 迓个音有兜人認為係唇齒擦音/v/,有兜人認為係唇齒半元音/ʋ/。冇論如何,迓个音佇漢語各方言底肚都當少見,故所也冇對應个注音符號。
  6. 6.0 6.1 6.2 6.3 6.4 6.5 四縣腔底肚冇迓个音,單淨海陸腔有;白話字表記个符號做得參考彭德修。
  7. pektiong認為迓隻音等於閩南語POJ个「j」,唔過POJ个「j」比較接近/dʑ/。當然,轉用也係做得个。
  8. 有兜人捉迓隻音等同於華語个空韻(帀),唔過華語个空韻/ɩ, ʅ/分別為接Coi(在)/ts, tsʰ, s/及/tʂ, tʂʰ, ʂ, ʐ/之後輔助其音節化个「舌尖子音」,與客語个央高元音/ɨ/同。
  9. TLPA針對此音有制定「er」之符號,可供參考。
  10. 請見討論
  11. 華語的「三聲」為「降升調」(214),完整个尾音應上揚;只係因一般語流中除強調之外當少將後半段發Het(黑),因此聽感Lau其他語言个低平調接近。但本質Hong(項/上)仍稍有唔同。
  12. 歸陰上,調值相同。

參考資料

其他有用个鏈接